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06月08日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统计局 来源: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统计局


2021年,罗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齐心协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顺利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亿元,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4.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4%、8.1%和5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9%、4.2%和43.9%,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0.4和3.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10元,比上年增长9.1%。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8.7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2.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1.47%,比上年末提高3.58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27.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5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5.89%,比上年末提高1.0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24万人,出生率为6.03‰;死亡人口0.22万人,死亡率为5.59‰;自然增长率为0.4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12人,比上年减少9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2%,比上年上升0.4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1327公顷,比上年增加4096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3718公顷,比上年增加281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216公顷,减少94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0899公顷,增加208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169公顷,增加1167公顷。年末实有水果面积9168公顷,减少94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1573吨,比上年增长1.4%;油料产量4109吨,下降8.2%;甘蔗产量695573吨,增长33.1%;木薯产量863吨,下降89.0%;烟叶产量80.0吨,下降67.6%; 蔬菜产量(含食用瓜)167086吨,增长5.2%;园林水果产量132502吨,增长13.2%。

表1 2021年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播种面积

(公顷)

比上年增长(%)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23718

1.2

101573

1.4

#稻谷

13545

持平

68726

0.5

#早稻

7997

持平

40898

0.7

中稻

1705

持平

9283

2.4

晚稻

3842

持平

18945

-0.9

玉米

7354

10.7

29296

5.7

油 料

3216

-2.9

4109

-8.2

甘 蔗

10899

23.7

695532

33.4

烟 叶

46

-73.0

79.8

-67.6

木 薯

43.7

-91.1

862.8

-89.0

蔬菜(含食用瓜)

16308

5.7

167086

5.2

园林水果

9168

-9.4

132502

13.2

年末生猪存栏129645头,比上年增长32.6%;生猪出栏187484头,增长40.0%。全年畜禽肉类总产量22410吨,增长7.8%。其中猪肉产量14670吨,增长42.2%;牛肉产量3082吨,增长7.8%;羊肉产量397吨,增长3.9%;禽肉产量3730吨,下降8.4%。蚕茧产量15527吨,增长1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6.9%,股份制企业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77.4%;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6.3%。

全年成品糖产量57415吨,比上年下降9.3%;饮料酒产量4799千升,增长122.6%;包装饮用水产量81059吨,下降1%;蚕丝产量25吨,下降63.1%;水泥产量267158吨,下降0.2%;胶合板产量123975立方米,下降19.6%;商品混凝土193263立方米,增长1.8%;砖417万块,下降22.3%;塑料包装箱及容器31吨,下降58.3%

表2 2021年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成品糖 

57415

-9.3

水泥 

267784

122.6

饮料酒

4799

122.6

白酒 

千升

4799

122.6

蚕丝 

25

-63.1

包装饮用水 

81059

-1

胶合板

立方米

123975

-19.6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93263

1.8

万块

417

-22.3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

31

-5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下降2.6%;利润总额亏损比上年增长12.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8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50.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80.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增长3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房屋施工面积80.27万平方米,增长17.5%。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万平方米,下降7.1%。

表3 202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本年完成投资

亿元

5.05

4.3

其中:商品住宅

亿元

4.81

-0.6

# 90-144平方米

亿元

3.27

-28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80.27

17.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72.13

15.7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0.80

-28.9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0.17

-33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2.06

-7.1

五、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4.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17.4%;金融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0.5%;房地产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3.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0.77亿元,增长7.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9.7%。 

全年完成客货运周转量4081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9514万吨公里,增长23.0%;公路客运周转量13051万人公里,下降30.0%。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467公里,比上年(847)增加62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1378公里,等级外公路33公里。在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217公里;三级公路103公里;四级公路1059公里。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0.39亿元,增长11.1%;电信业务总量[9]2.53亿元,增长33.3%。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57万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7%。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额增长37.1%,商品零售额增长9.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县财政收入5.21亿元,比上年下降6.8%。其中,税收收入3.93亿元,下降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亿元,下降1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51亿元,下降18.2%,民生领域支出26.31亿元,占总支出比重为76.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7.4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2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年全县保险保费收入1.25亿元,比上年下降16.1%。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0.55亿元,下降25.3%;人身保险保费收入0.59亿元,下降6.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49亿元,增长9.4%。其中,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0.37亿元,增长40.6%;寿险业务给付0.07亿元,下降45.5%。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1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9.4%。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3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6元,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59:1,比上年缩小0.08。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5296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66元,比上年增长6.3%。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3.4%,其中城镇为37.0%,农村为37.8%。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6万人,比上年增加1.4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9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8万人,比上年增加87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万人,比上年增加0.21万人。全县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54342万元,失业保险金支出445万元,工伤保险金支出460万元。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3.5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22万人。全年医疗保险金支出24707.1万元,其中城镇职居民基本医疗支出20786.6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支出3920.49万元。

年末全县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121个,床位数1717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144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数117个。年末全县共有0.5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2.86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供养244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1975人。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937.3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010.92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授权专利 103件,其中发明专利 6件,外观设计专利76件,实用型专利21件;年末拥有发明专利 6件(不计往年)。

全县普通中学14所,教职员工14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69人;在校生19061人,其中女生9798人;当年招生6546人,当年毕业6111人。高中2所,教职员工358人,其中专任教师336人;在校生5418人,其中女生6151人;当年招生1925人,当年毕业1661人。普通小学149所,教职员工2263人,其中专任教师1837人,在校生27406人,当年招生4323人,当年毕业480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员工10人,在校学生321人。幼儿园198所,民办看护点3所,教职员工共计976人,专任教师468人;在园幼儿12185人。

表四  2021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学校数(所)

教职员工数(人)

在校学生(人)

当年招生(人)

当年毕业生(人)

合计

专任 教师

合计

女生

中等职业教育

1

54

45

320

176

188

普通中学

14

1406

1169

19061

9798

6546

6111

其中:初中

12

1048

833

13643

6647

4621

4450

高中

2

358

336

5418

3151

1925

1661

普通小学

149

2263

1837

27406

13288

4323

4805

特殊教育

1

10

6

321

140

49

49

公办幼儿园

15

976

468

12185

5825

4391

4374

公办小学附属园

124

民办幼儿园

59

民办看护点

3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共有剧院1个,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6.7728万册(件)。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1个。全年共举办展览7(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8场(次)。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80场(次)。全县拥有体育机构1个,体育馆1个。各类体育场地1562个,其中,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937个。

全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79万人次,同比增长28.3%;旅游总消费20.74万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国内旅游消费收入179万元,增长28.3%。全县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2家;星级农家乐8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2家;乡村旅游区6家;A级旅游景区(点)6个,其中4A级3个。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7个。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12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 41 个,村卫生室12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471张,其中医院床位979张,乡镇卫生院384张,妇幼保健院108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745人,其中执业医师375人,执业(助理)医师525人,注册护士787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总用水量1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2%。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为85.55%。

2021年全县耕地面积37.62千公顷。森林面积为189.39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1.44%。

全年平均气温19.9℃,年平均降雨量1549.3毫米。

2021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4.2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0.2195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增长8.0%。

全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5 人,受伤5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3人,受伤5人;其他行业领域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财产损失100.98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202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2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4]常住人口指在罗城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罗城、外出罗城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5]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7-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修订。 

[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7]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7-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8]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9]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10]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 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11]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罗城支行;保险数据来自河池保险行业协会;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市运输管理处;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河池移动、联通、电信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电影院(影城、中心)、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供养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平均气温、降雨量、气象预警数据来自县气象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土地面积情况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